贵州老人太怀念家乡的味道,他从大方空运折
从大方到深圳居住后,贵州大方人高志贤,在享受大城市的便利时,却因吃不到家乡的味道而深感遗憾。为此,他索性把鱼香菜、随手香、蕺耳根、野苦蒜等一批家乡特色佐料小草,空运到深圳种植,从而享受到家乡的味道。从退休到现在,他在深圳种植这些贵州小草已经15余年。如今82岁的他,还想把这些小草种植下去,也把贵州味道继续下去。高志贤老人正在打理香料小草。从大方空运折耳根、野苦蒜到深圳栽种20多年前,贵州大方县人高志贤因为妻子生了一种需要改变生活大环境治疗的怪病,于是不得不离开故土,并前往深圳居住。从西部小县城到现代大都市,一切都令他感到新鲜和幸福,唯一令他不习惯的,是几十年养成的山乡口味一时难以适应深圳的生猛海鲜。“一想起家乡的木姜花佐小豆汤、随手香炖鸡仔、折耳根拌豆豉颗,我就不禁馋涎欲滴。本是自己开火自调味,可因买不到家乡调味品,还是做不出家乡口味来。”高老说,自己曾想,要是能自己种植一点鱼香菜、野苦蒜等家乡调味小草,那就好了。但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哪里能有可种之地呢?令他开心的是,这一心愿,很快居然实现了。“年,女儿在深圳买房后,阳台便成了我的用武之地。”高老说,自己于是便回到大方,采撷鱼香菜、随手香、折耳根、野苦蒜等一批小草,随身空运到深圳,将它们分别种于花盆之中,置于阳台之上,使之接受南海之滨的高温“烤炼”。高志贤老人在深圳栽种的苦蒜。没农家肥水土不服,得用牛奶浇灌高志贤满心期待之中,却发现所种的鱼香菜、随手香、折耳根、野苦蒜等,竟然“宛若农民工进城,皆因水土不服,一时失去山村野性,变成柔弱的幼婴。”为此,他就当起了小草们的保姆:清晨喂早点,中午遮阳光,晚上供夜宵,不得须臾懈怠。经过悉心照料,小草们居然生根了,还发出一片片翠绿的嫩叶,活像一张张呱呱待哺的小嘴,全家人都呵护这些刚从山乡移居都市落户的小生灵,连1岁多的外孙乐乐也模仿大人们为它们浇水,还要猫腰细看,检查有无病虫害。很快,鱼香菜、随手香等渐渐长大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到来。“因无农家肥施放,正如吃惯酸菜豆汤的我一时不习惯鱿鱼海参一样,日渐呈现出营养不良。”高老告诉记者,这时,留守家乡的女儿建议,可适时“喂”它们些牛奶。于是,他将倒完牛奶的盒子涮水去浇灌。这样,小草们逐渐适应了深圳的水土,茁壮成长起来,变得郁郁葱葱,十分诱人。“晨光里、晚霞中,那青翠欲滴的鱼香菜,向人们张开笑脸;兰草科的随手香,迎风摇曳,散发出阵阵馨香,令人陶醉。而那盆苦蒜,长得特别茂盛。”在一篇博文中,老人如此描述自己的欣喜之情。高志贤在深圳种植的鱼香草。家乡味道就是好贵州人在深圳有苦蒜精神高老告诉都市新闻记者,这么多年来,自己所种的小草,已经融入深圳的热土,煮鱼时放点鱼香菜,鱼味无穷;炖鸡时加入随手香,满口留香;豆腐蘸着苦蒜油辣椒水,其味独特;再凉拌一盘蕺耳根,全都派上了用场,各自发挥了香料作用。“博友琴声优雅写出蕺耳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有一段渊源哩。这些小草虽然现在只能生长在花盆中,但长在国际花园城市里,都尽着一份美化都市的责任;上了餐桌,让黔粤两味有机结合,山情海韵融为一体,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无比温馨。”老人高兴地说,山乡来的香料格外香,自己动手,把晚年生活打造得又香又甜,使之与国际花园城市和谐融洽了。后来他发现,当自己带来的小草已生根于繁华城市后,市场上又有了来自农村的这些商品了,自种之不足,便到市场上采购。“市场经济将城乡差别缩小:城里有的农村有了;农村有的城市也有了。待到今后若干年,乡下人进城就不会、或不需要千里迢迢空运点土产小草来种植了。”他笑着说。在高老看来,自己带到深圳栽种的鱼香菜、随手香、蕺耳根、野苦蒜等小草,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烤验”,终于适应了当地气候,并已经遍及天涯海角。这,其实就像众多前往深圳发展的老乡,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深圳站稳了脚跟。经过认真思考,他把这种适应他乡环境而生存发展的思想称为“苦蒜精神”。都市新闻记者赵毫图/由受访者提供编辑申凌编审钟俊怡周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cd/14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赵忠祥去世102天后,祝福产业后遗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