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草木灰”制釉古人制瓷的秘密

釉是施于陶瓷器表面的玻璃状表层,景德镇传统的日用瓷釉料,都是“灰釉”。

资料有载:“陶制各器,惟釉是需,而一切釉水,无灰不成其釉。”“釉无灰不成”。

建国后因窑炉结构的改变,导致制瓷原料的改变,传统“釉灰”的需求逐渐减少。

因迷恋老瓷器的效果,发现用新的釉水配方无法完全达到,所以追本溯源,从泥至釉,至拉坯、修坯的手法,都尽力临摹。

这并不是说要一味追随传统,忽略今日这个多元开放的社会。对这种材料的运用,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喜好,从最初接触到景德镇还遗存的那些传统手工艺、原料供应的作坊,其中所蕴含的先人智慧、对自然物的了解与运用,都深切地打动着我们。什么是当下应该做的陶瓷,什么是这个时代应有的风格,自认为这不是我们处在这时代所能真正掌握的,而从最基本的,尊重内心做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才重要。

寿安乡烧灰过程

01_烧草木灰的寿安乡离景德镇市区约15公里,这里因为盛产石灰石,狼萁草遍地生长,有烧草木灰极好的自然条件,原本是旧时景德镇草木灰的主要供应点,如今还在运转的只有一两家了。

02_釉灰烧制需准备:

狼萁柴(也叫“凤尾草,一种大量存在的蕨类植物)熟石灰(准备焙烧好的生石灰,自然吸潮消解粉化成熟石灰,待用。)

03-狼萁柴铺放成柴层。将熟石灰筛布在狼萁层上。如此一层狼萁柴一层熟石灰地堆叠成约一米高的长方堆。

04-铺设完毕后沿底脚点燃,经16小时的煨烧余火熄灭后,再如前法重复三次。

一次烧灰过程需四天左右完成,烧好之后的釉灰运到所需的作坊中需要再沉腐半年方可使用,这是为了把其中的“碱”去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jj/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