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物馆,看北宋和金代珍宝级陶瓷造型精
耀州窑“八卦纹”炉,北宋。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炉身高12.5厘米,融合了北宋时期陶瓷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内涵,炉身高12.5厘米,炉口沿微侈,敞口,直壁,腹部外刻“八卦纹”,下有如意形三足。器小而精致,釉面青中闪*,胎灰白,为北宋时期瓷器装饰的典型宗教纹样之一,为耀州窑佳器。 耀州窑刻划炉,北宋。高16厘米。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此刻划炉属北宋早期耀州窑产品,浅淡灰白色胎,无铁质小颗粒,不施化妆土,釉面光泽度强,炉顶为盘口状,底足渐小,炉身刻有水波纹,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刀痕有斜度,体现出宋代优秀的刻花技法。整体造型古朴庄重。 珍珠地“福德”文字枕,北宋。长24厘米。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福德”二字为枕面装饰的主体,姿态高贵坦然,四周配以绵延枝叶,自然舒展。枕上的花朵和枝叶均采用白描的笔法,简单勾勒出轮廓,这些珍珠纹样恰好协调了整个画面,使整体构图不显得呆板,从而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白底黑花枕,金代。长28厘米。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枕曲线圆滑,以白底黑绘花为主要装饰手法,三至五多凤尾花样为一簇,偶有叶尾端蔓出极细线条,巧妙得讲各个花簇构成一个整体,挥洒自如,花朵中部以细线条勾勒出镂空效果,避免了黑花颜色过深造成的沉重感,构图巧妙,典雅古朴。 白底黑花盘口瓶,北宋。高29厘米。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这件磁州窑系白底黑花盘口瓶。 白底黑花玉壶春瓶,金代。高27厘米。宋人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花壶”条记载“花壶之制,上锐下圆,略如垂胆”。花壶即是宋人眼中的胆瓶,长颈鼓腹而曲线柔和,其形略如垂胆。(图片版权均属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所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ls/11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才子笔下,锦绣太原
- 下一篇文章: 四季常青为珍贵观赏树种辟火蕉凤尾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