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家里必备的祛湿靓汤
夏日的天气一时阴雨一时炎热,稍不留心身体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喝一些汤很有必要,排除湿气、生津止渴、清凉解暑等,还可以补养身体。 在这里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五款适合夏天喝的靓汤。 苦瓜蚝干瘦肉汤 ●功效: 苦瓜味苦性寒,清心除烦、清肝明目; 蚝干是生蚝肉的干制品,益阴生津; 猪瘦肉健脾益胃,既可防凉瓜过寒,又可令汤味更鲜美。 ●食材: 苦瓜1根 蚝干60克 猪瘦肉克 姜片适量 ●做法: 分别将猪瘦肉与苦瓜切好,放进汤锅并加清水,加入蚝干,先用大火再用小火煲约2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 口干口渴、咽喉干燥者,感冒发热不退者或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属肝火盛者。 ●注意: 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眉豆花生煲鸡脚汤 ●功效: 祛湿气、健脾胃,具益气、舒筋活络、同时对脾虚胃弱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食材: 淮山15克 扁豆15克 芡实15克 薏苡仁15克 鲜鸡脚克(约10只) 生姜丝少许 ●做法: 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指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 脾胃虚寒者 白术陈皮猪肚汤 ●功效: 健脾、燥湿、开胃。 ●食材: 陈皮6克 白术30克 鲜猪肚半个至1个 砂仁6克 生姜5片 ●做法: 先将猪肚洗净飞水。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加水约ml,煲滚后改用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然后取出猪肚切件,放回锅内,再煲30分钟,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 虚劳瘦弱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下痢者 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 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食材: 赤小豆60克 冬瓜克 生鱼2条 猪瘦肉克 生姜3片 ●做法: 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毫升(约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猪横脷煲鸡骨草 ●功效: 猪横脷即猪胰,性味甘、平,功能补脾、润燥、养肺、泽颜。猪横脷与鸡骨草合而为汤,更具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的功效。 ●食材: 鸡骨草60克 *豆50克 猪横脷2条 猪踭肉克 生姜3片 ●做法: 鸡骨草、*豆洗净、浸泡;猪横脷洗净、用刀尖挑去白脂。然后与猪踭肉、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适用人群: 脾胃虚弱、饮食不化、食欲减退的人食用。 想煲出一锅美味的汤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小编下面帮大家列出煲汤时常犯的几个错误。 注意以下几点你一定能煲出美味靓汤! ▼ ,加水少 水是煲汤的关键,它既是传热的介质,更是食物的溶剂。人们在煲汤时容易犯的 个错误是加水不够,导致中途加水,影响汤的风味。一般情况下,煲汤时的加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确实需要加水,应以热水为好,不要加冷水,这样做对汤的风味影响最小。 第二,煲太久 有些人总怕汤熬的时间太短不进味儿。其实,如果是煲肉汤,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 ,这样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时间过长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慢慢流失。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小时。 第三,乱加“料” 不少人希望通过喝汤进补,因而在煲汤时会加入一些中药材。但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各不相同,煲汤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各性。比如,西洋参性微凉,人参、当归、*参性温,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中药材。比如,身体寒气过盛的人,应选择当归、*参等性温的中药材,但体质热的人吃后可能会上火。因此,在煲汤时如果想要加中药材, 根据自己的体质来。 第四,早加盐 盐是煲汤时最主要的调料之一。有些人认为早点加盐可以让盐完全“融入”食材和汤中,提高汤的口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能使肉质保持鲜嫩。所以 在快出锅时再加盐。 第五,汤大沸 煲汤时,开始时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因为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其口感变差。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 第六,调料杂 “多放调料提味儿”也是煲汤中的一大误区。调料太多太杂可能会串味儿,影响了汤原有的鲜味,也会影响肉本来的口感。一般来说,一种肉配合2~4种调料就比较完美,比如煲鸡汤时只需放入姜片、 叶和花椒即可。 阅读是一种智慧,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分享方式:点击右上角…图标,选择分享至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ls/7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潮湿天气持续这10种祛湿靓汤秘方,快叫
- 下一篇文章: 官宣广州正式入夏冷空气雷雨冰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