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才气,名满荆襄,为啥没有君主招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以说太厉害了,算无遗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而其在年轻之时,就天下有名。庞德公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有如此大才,那么我就疑惑了,为什么在刘备之前,没有君王招揽他呢? 荆襄大才诸葛亮诸葛亮在给后主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得知,诸葛亮年轻时隐居在南阳。而南阳是曹操的地盘,以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在自己的境内,有诸葛亮这样的大才,曹操能不去招揽。相传曹操为了招揽司马懿,就多次征召。可关于招募诸葛亮,史料、野史均未有曹操招揽诸葛亮的记录。这种正常吗? 可能曹操,诸葛亮看不上眼,那荆州刘表为什么也不招揽诸葛亮呢?要知道诸葛家族可是世家大族,诸葛家与荆州世家关系匪浅,诸葛亮的岳父是荆州名士*承彦,*承彦又是荆州大族蔡家的女婿,蔡家又与刘表是亲家,靠着这种人情关系,就算能力差点,也能平步青云,更别说文武双全的诸葛亮了,那不得飞起来。 刘备三顾茅庐刘表是守成之君,诸葛亮看不上,那孙权、曹操呢?他们诸葛亮也看不上眼吗?作为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它曾出仕江东,也不得孙权重用,为什么?诸葛亮、庞统在荆州有大名,作为紧挨荆州的江东,肯定也流传着两人的大名,这么重要的大才在自己麾下,以孙权善识人的眼光,如果庞统是大才,孙权会不重用,哪还有庞统转头刘备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庞统是有才华,但这种宣扬方式太夸张了,孙子说:“学以致用”,诸葛亮。庞统是学了,但他们都没实施过,竟自比管仲、乐毅,不免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 诸葛亮认主刘备臣择君,君亦择臣。刘备在与曹操、孙权相比之下,是当时实力最小的,坐困新野小城,如果仅因为“不以臣卑,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就投效刘备,我感觉太假了,你认为自己出身卑微,刘备重视你,就心怀感激。那么请问你对曹操的“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求贤方法怎么看,这不是对天下寒士 的重视吗。诸葛亮对于刘备就是雪中送炭。而对曹操、孙权只能是锦上添花。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诸葛亮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当他名满荆襄,躬耕于南阳而无人识,这不正常,可能他在找非常重视他的人,但我们也要从他的身上找原因,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为齐国丞相,乐毅为燕国大将*,两人的国君是 的信任两人,把国事几乎全都托于二人。诸葛亮要的就是君王的 信任,加上 的权力,这些曹操、孙权给不了,而只有刘备才有。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假如曹操、孙权也三顾茅庐,我估计连见到诸葛亮的面都见不到。刘备三顾茅庐成为是一段佳话,但这其中,我们要知道诸葛亮一直是占据主动权的,刘备是被牵着走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ry/10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读樱花经典藏在其中的樱花秘境99的人
- 下一篇文章: 农村山谷的翠云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