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百雁图》 ▲马贲《百雁图》《百雁图》描绘了情态各异的大雁百余只,精彩纷呈。卷首以刻画静态为主,大雁聚散休憩,悠闲自得;卷中注重绘写大雁动态,飞落起降,各有不同;卷末则动静结合,描绘雁群集聚梳理羽毛之状。全卷以轻松的笔致写出大雁之千姿百态,实属群雁画作中的经典之作。 2.《竹禽图》 ▲赵佶《竹禽图》《竹禽图》是宋徽宗绘制的花鸟画作。画中崖石错落有致,凤尾草低垂披拂,两支翠竹自石缝中斜出,其上各有一只山雀伫立,一昂首,一回头,彼此呼应,顾盼生动。全图正如卷后赵孟跋评:“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为世宝。” 3.《桂菊山禽图》 ▲吕纪《桂菊山禽图》《桂菊山禽图》是明代院体花鸟画之翘楚,乃“国宝”级作品。图中“桂”谐音“贵”,寓意富贵多福;“绶带鸟”又名“寿带鸟”,取长寿康乐之意;菊花为“四君子”之一,有高洁不屈之态;八哥既具有世俗意味,又给画面增添了欢快的气氛。全图敷色明艳,法度规整,别具一格,其作者不愧“明代花鸟画 家”之美誉。 4.《疏荷沙鸟图》 ▲佚名《疏荷沙鸟图》此图均绘鹡鸰鸟于枯荷之上栖止寻觅之态,构图居中,莲蓬平展,鹡鸰侧首仰望。凭借丰富的细节而落笔成趣,笔法各有特色,气韵别具风神,展现出了寻常景致中的隽永意趣,其美学价值令人叹服。 5.《桃竹锦鸡图》 ▲王渊《桃竹锦鸡图》《桃竹锦鸡图》被专家定为“国宝”级作品。画中居中架设巨石,石下醒目处立一锦鸡,四周杂卉缤纷,花竹掩映,乃王渊水墨花鸟画的典型风貌。全图纯用墨色而如兼五彩,野逸之中不乏富贵气象,笔墨、寓意皆佳,昔日何以“石阑日暖午风和,豪门争邀王若水”,或可于此图中找到答案。 6.《杨柳八哥图》 ▲虚谷《杨柳八哥图》《杨柳八哥图》是虚谷七十二岁笔墨功力臻于 期的作品。画作以啼鸣不止、下视画外的八哥展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以多直线、多战笔、多松灵的用笔,营造出意趣横生之态,全图构思奇巧,笔墨苍劲,呈现出强烈的个性风貌,正可谓“一拳打破去来今”。 7.《腊梅双禽图》 ▲赵佶《腊梅双禽图》《腊梅双禽图》乃“国家一级文物”。图中雌雄双雀栖于花枝之上,神采奕奕,宛然有欲活之态。该图现身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物征集潮中,并经专家鉴定为宋徽宗赵佶手笔。年,此作之真伪曾为鉴定家启功质疑,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小组鉴定后,确认为宋徽宗真迹无疑。 8.《枇杷山鸟图》 ▲林椿《枇杷山鸟图》图虽皆仅绘一枝,然其笔致细腻,设色鲜活,观之而枇杷碧玉堆积、金丸累叠之态宛在目前,鸟雀腾跃飞鸣、喧闹不止之声依稀在耳,从中足以体会宋人笔端参造化的精妙技法与体物入神、师法自然的美学观念。 9.《秋水凫鹥图》 ▲任仁发《秋水凫鹥图》《秋水凫鹥图》绘秋日海棠花开,花间鸟雀止憩、寻觅,花下野鸭戏水、理羽之景。海棠花期本在春日,遇气候异常等原因则有秋日开花、花果同枝的可能。此作或是将这种较为罕见的现象视作了祥瑞,寄寓了美好的希冀。任仁发作画笔墨精妙,于水利领域更是成就斐然。此图作为其余暇遣兴,却能准确精到,显现出其作画亦如治水般的“科学”缜密之态度。 10.《紫藤双鸠图》 ▲任颐《紫藤双鸠图》《紫藤双鸠图》绘坡石嶙峋、古松盘踞、紫藤盛放、斑鸠啼鸣之景,诸种意象皆有生机永葆、长寿祥和之意。在创作此图的前后数年间,任颐还绘制了多幅类似题材之作。作为一位鬻画为生的画家,此举或说明该题材在当时颇受市场欢迎。正是这种笔墨传统又能贴近时代趣味的雅俗共赏之作,奠定了任颐在花鸟画坛的不朽地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ry/10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蚕豆病怎么治疗蚕豆病有这些治疗偏方三九
- 下一篇文章: 盘点四本口碑超好的种田小说,本本是典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