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村长做竹子碗筷的手艺让人惊叹,其实傣
看了《野生厨房》雨林大餐的朋友一定被“森林之王”岩香用刀辟出竹碗竹杯竹筷的手艺震撼到,这刀工、这手法,简直绝了! 其实,类似的绝活很多傣族人都具备,傣族对竹子艺术品的制作博大精深。 勐远仙境雨林大餐 《向往的生活》第四季里面的竹楼,竹桌、竹凳、竹笼、达寮都是傣族竹编艺术的代表。 此外,织布用的竹纺车、竹织具,捕鱼用的竹渔具等,也都是竹子做的。 竹制品种类太多了,竹碗竹杯竹筷这些都是基础的竹子艺术,竹桌达寮等竹编制品技术含量会更高。 竹资源优势 竹制品种类繁多以及能够获得我们傣家人喜爱和频繁使用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 傣族人大多聚居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 西双版纳地处北纬21°,拥有我国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热带雨林,繁茂密集的热带雨林里植物繁多,竹类资源更是全世界种类最为丰富的,再加上西双版纳的气候“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竹类生长快,产量高,是十分丰富和有特色的资源。 勐远仙境城子村 而长期以来,傣族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都和竹有着密切的关系,傣族人十分了解竹子的特性,更善于利用竹子。 勐远仙境 竹编织品制作用的工具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用到刀、钳子、撬片、竹片、锤子等普通的工具,其余的都要靠工匠的灵巧的双手和精心的构思。 竹编织品种类 傣族的竹编织品涉及到生活和宗教的方方面面,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生活类器具大多是完全的竹子结构,部分是竹子和藤木组合,常见的有筷子、饭盒、杯子、竹筒、煮饭的锅盖,碗箩、提篮、谷仓、针线箩、桌椅板凳、衣柜、箱子、床,出门时戴的帽子,下雨天撑的雨伞,婴儿睡的摇篮…… 还有乐器类的笛子、巴乌、葫芦丝和装饰类的达寮等。 生产类器具包括竹扒、簸箕、筛子、鱼箩、竹筏、扁担、织布机、水车、打杆、竹梯子等。 寺庙用器具包括佛像、斋砵、佛龛、诵经桌、滴水砵、扇子、小旗幡、竹幡杆、蜡条盒等。 建筑类的竹制品多为竹木混合结构,有竹楼、竹桥、竹篱笆、凉台、水台等。 特殊的习俗 傣族的竹编制品除了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竹制品还有独特的习俗和寓意。 在傣族人家中众多的竹编制品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藤椅。 傣家姑娘在傣历新年这天会带着专属于自己的藤凳去集市卖烧鸡,傣族小伙则会去像心仪的姑娘买烧鸡,若要是姑娘也喜欢这个小伙子,便会将藤凳递给小伙子,让他坐在身边。 藤凳是傣族姑娘向男子表达爱慕的一种器具。 结婚的时候,傣族姑娘还必须从娘家带上两只新编的藤凳,这两只藤凳将在她今后的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她生完小孩子坐月子期间,她只能坐她带过来的藤凳,其他人也不能坐她的凳子。 等到了她年事已高,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归土时,她也只会坐她自己的凳子,在她过世后,也将把这个凳子带走。 结语 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林深处的傣家竹楼,优雅灵动的孔雀舞,是多少人印象中的西双版纳。 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的竹林,住着竹楼,用着竹制品,吃着竹笋,傣家人的生活围绕着竹,更少不了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傣家人最真实的写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ry/11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楼梦贾府里非龙即凤,最少潜伏了四只凤,
- 下一篇文章: 上平声第六韵鱼一的平仄语法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