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行一系列迁地保护措施,维护生物多样性,传播绿色生态理念,引导广大市民游客积极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海植物园温室管理中心推出以“多样地球,美丽家园”为主题的上海植物园迁地保护成果展示于10月10日正式开展,展期将持续至10月30日。此次展示以蕨类、苦苣苔科、热带兰等植物的景观营造、生境展现和单体盆栽展示为特色,展出各类珍稀珍贵植物。通过四个展区的不同主题,描摹展现不同的植物家园,展现上海植物园近50年来收藏的各类珍稀珍贵植物,进一步凸显上海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主题景观区#绿色地球#

观赏地点:展览温室(一)

该景点通过组团种植当季开花植物,辅以色彩缤纷的彩叶植物,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整个展区以球形为主要元素,展示丰富多样的植物类型,通过热带植物组合景观、大型花球、苔藓球、苔玉球等形式,突出“绿色地球”主题,唤起人们对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苦苣苔科植物专区#精灵山谷、山谷之灵#

观赏地点:展览温室(一)

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大多生长在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石缝中,密林下阴湿处或者熔岩洞穴入口处,因此又被称作“石缝中的精灵”。目前上海植物园苦苣苔保育中心共收集苦苣苔约种(含品种),经过多年的保育,种类和数量已达到展示的要求,遂在展览温室(一)西侧鸡蛋花区域建设苦苣苔迁专区,展示区域内主要使用仿树根花钵进行景观营造,以自然的种植方式为主,搭配秋海棠、蕨类和苔藓等伴生植物。此次展览展出苦苣苔科植物共计50种(含品种),其中还有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自育杂交的新品种哦!

“山谷之灵”是一座超大型的雨林缸,它是国内首座以苦苣苔科植物为展示主题的雨林缸。缸内运用大体积的英德石来营造地形,并通过一整套全自动人工气候控制系统模拟苦苣苔原生地气候。雨林缸内展示的苦苣苔科珍稀濒危植物约25种,除此之外,还有彩叶凤梨和空气凤梨等品种共同展示。蕨类植物专区#蕨觅世界#

观赏地点:展览温室(二)

本展区旨在全面展示植物园多年蕨类植物的收集成果,共计余种(含品种),其中大型鹿角蕨、树蕨、观音莲座蕨等是此次布展的重要看点。展览通过垂挂、壁挂和组合盆栽等园艺布置手法,为游客营造一个幽静、恬适的静谧世界。

同时,通过蕨类植物植物画、叶片拓印画和滴胶工艺品,充分展示蕨类植物叶片的优雅气质。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专区#芝兰深林#

观赏地点:展览温室(二)

目前,上海植物园收集到的兰科植物约种(包括品种),其中余种为珍稀濒危的原生种。此次计划展示兰科植物80余种,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主。包括与蚂蚁共生的香蕉兰,椰子香味的细叶腋唇兰,独特蓝紫色血统的大花万代兰,以及有“中国神草”之称的石斛。虽然本次展览中的大部分兰科植物并不在开花期,但园方将通过科普介绍牌,向市民游客展现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动有趣的兰科植物故事。

金秋十月,百余种难得一见的珍稀濒危植物在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里集体展现。让我们一起感受多样地球,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吧!

图:资料图

审核:小熊猫

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1.游客入园须凭实时随申码(截图无效)或本人有效身份证,通过“数字哨兵”查验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核酸报告时间为准)。体温超过37.3℃、持健康码*、红码人员谢绝入园,并配合做好流调和管控工作(具体根据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

2.园区开放时间为6:00-18:00,游客可从2号门(龙吴路号)或3号门(百色路号)出入;残疾车辆统一从2号门出入。由于施工封闭管控需要,4号门临时通道暂停使用。

3.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园区运行实际,园内兰室、草药园、*母祠及游客中心暂缓开放,敬请谅解。

4.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公共区域须配合“场所码”查验。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做好防疫各类措施,保护好游客健康安全,恳请大家对上述规定予以理解并支持!

入园须知

上海植物园开放时间为6:00-18:00,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市民游客在有限开放后能拥有安全的游园环境,请大家提前线上预约,错峰出行。

游园须知

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区域配合场所码查验。

来园交通

公共交通:

龙吴路龙水南路站:56、、大站车、、、、、、、上奉专线、南川线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南南线

自驾车:

上海植物园目前开放临时停车场1个,位于龙吴路百色路路口(百色路77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ry/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