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导读:介绍刘渡舟治肝炎的四个方剂,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治疗肝炎重症、澳抗阳性转阴,早期肝硬化等功效颇著,享有盛誉。同时提供肝炎临床最质朴、实用的方剂。

柴胡鳖甲汤,治病*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白药12克,红花9克,茜草9克,土元6克。滋阴软坚,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肝炎晚期,出现蛋白倒置;乙型肝炎“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

表现是肝脾肿大疼痛,夜间加重,腹胀,口咽发干,面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弦而细者。水煎服,日一剂。具体煎药方法可采用:头煎5分钟、二煎15分钟、三煎50分钟。这样可避免因久煎破坏柴胡的疏肝调气作用,又可避免因煎药时间短暂而熬不出补益中药的有效成分之缺陷。解读:方中柴胡舒肝、调气、解*;鳖甲、牡蛎软坚、散结、化症;沙参、麦冬、生地滋养肝阴;茜草、红花、土元活血化瘀;丹皮活血凉血;白芍养阴柔肝。诸药合用,共奏解*、软坚、活血、化症之功。按语,病至肝炎晚期,正气衰惫,*邪式微,疾病的关键已不是*邪,而是阴虚,和病理产物--瘀血症块。因此,治疗的重点由解*变为扶正和软坚活血,如仲景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灵活因证而异的“柴胡解*系列方药”运用,对诊治肝病极有价值。

加味柴胡汤,治病*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柴胡12克,*芩6克,*参9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红花9克,茜草9克。疏通气血,软坚消痞。主治:肝炎,早期肝硬化。

尤其是生病时间长,身体虚,气病及血,证见面色青黑不华,右胁作痛如针刺,尤以夜间为甚,或伴有腹胀,体乏无力,肝脾肿大,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而涩者。亦可用治早期肝硬化。水煎服,日一剂,以10剂为1个疗程;轻者2个疗程,重者4个疗程,即可明显收效。解读:方中柴胡、*芩疏肝解郁、清解余*。*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培土抑木;半夏、生姜和胃健脾、消肿散结;茜草、红花活血通络;牡蛎化痰、软坚、散结;鳖甲《本经》谓“主心腹症瘕块积、寒热”,《大明》云:“去血气,破症结,恶血”,故为消症、散瘀、益阴之上品。诸药合用,共奏疏通气血、软坚消痞之功。按语,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病*性肝炎,“*”和“虚”贯彻始终。肝功正常、*疸消退不能视为*邪全除。关键在补虚软坚,同时勿忘解*。刘老方中参、草、姜、甲旨在扶正,柴胡、*芩意在解*;而牡蛎、茜草针对症结(瘀血)软、化消解。

柴胡解*汤,治病*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柴胡10克,*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风尾草12克,草河车6克。疏肝清热,解*利湿。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

表现为谷丙转氪酶显著升高,症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步、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水煎服,日一剂。解读:方中柴胡既能清解肝胆邪热,又能疏肝解郁,《本经》谓“主心腹胀,胃中结气,寒热邪聚,推陈致新。”*芩《本经》谓“主治诸热*疸”,清热利湿,故共为君药。菌陈蒿功擅清热化湿、利胆退*.为治疗*疸之要药;土茯苓清热解*,淡渗利湿,引邪*由小便而解:凤尾草利水解*,泻热凉血:草河车清热解*功胜公英、地丁,且有消炎止痛之能,故共为柴胡、*芩之佐。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有抗肝炎病*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机体免疫、利胆、保肝等作用;*芩也有护肝、利胆的作用:菌陈蒿利胆、保肝作用显著;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作用,则为本方治疗病*性肝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按语,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以病邪为主,正邪斗争激烈,故应以祛邪为主。这里的邪与普通的邪不同。系指“*邪”、“疫气”,所以治疗的关键是解*。但“见肝之精.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解*勿伤脾胃,邪衰之后当顾正气。

柴胡三石解*汤,治病*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柴胡10克,*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滑石12克,寒水石6克,生石膏6克,竹叶10克,双花6克。清热利湿解*。主治:急、慢性肝炎证属湿*凝结不开者。

表现为口苦、口粘,胁胀痛,小便短赤,面色黧黑兼带有油垢,体重不减反增,臂背时发酸胀,舌苔白腻或*腻而厚,脉弦缓。水煎服,日一剂。解读:在柴胡解*汤基础上,加滑石、寒水石、生石膏、竹叶以增强清利湿热作用。加双花清热解*以化湿浊。另外,滑石、寒水石、竹叶均有利小便的作用,以期湿浊之邪由小便外排,湿热分消,凝结化解。按语,面色黧黑而有油垢后湿*凝结蕴蒸于上之征;臂背酸胀为湿郁少阳经脉不利之征。舌苔厚腻,难以脱落乃湿*有根难拔之兆。刘老指出:服此方后以舌苔褪落为病减,臂背酸胀不发为病愈。这里刘老巧用滑石、寒水石甘寒清热、利尿、生津,祛湿而不伤阴,生津而不碍湿,对于临床治疗肝病颇有指导意义。

普及通用、实用方剂,群众掌握这些足够了

肝炎是病*性疾病,病*在肝细胞内,不容易治,世界难题。演变成慢性肝炎的,中医角度,“肝郁气滞型”"脾胃不和型"特别多,少数是“湿热逗留型”。

类,肝郁气滞

1,胁肋胀痛

组方:甘草、川芎、柴胡各6克,白芍、积壳、香附各9克,青陈皮4.5克。

舒气郁,缓肝急,胀痛自除,如果心烦、口苦、脉弦数,是气郁化火了,去掉香附、

青皮,加丹皮10克、山桅6克。

2,胁痛、上腹胀,不想吃

组方:川芎6克,焦山桅、香附、半夏、茯苓、白术各9克,砂仁、陈皮各4.5克。

疏肝和胃调气。

3,心烦胁痛,躺着不舒服

组方:柴胡、川芎、龙胆草各6克,*岑、半夏、*参、青皮、白芍各9克,甘草4.5克。

清疏肝胆郁火,不少慢性肝炎病例,屡治无效,改用本方,功效显著,且病后少见复发。

第二类,脾胃不和

4,胸闷腹胀、恶心、口淡、胁痛,头昏无力

组方:半夏、茯苓、香附、郁金、霍香、神曲各9克,甘草3.克,陈皮、柴胡各6克。

和胃化湿,佐以条达肝气。

5,胸、膈发胀、闷,吐酸水,不消化

组方: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10g。煎汤。常能取效。

以脾虚腹胀,按之不痛为特征,方剂叫越鞠丸。

6,肠鸣,大便不成型

组方:*参、野冬术、茯苓、半夏、山楂、麦芽各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或者*参、冬白术、莲肉、山楂炭、麦芽、砂仁、陈皮制成丸。均能见效。

7,肝炎后期疲乏腰膝酸软,滑精等

组方:生地18克,当归9克,白芍10克,首乌10克,拘祀子10克,鳖甲25克(先),牡砺30克(先),沙参10克,麦冬10克,金铃子10克,藏红花1.5克。

这种需要看看舌苔舌质,适合舌质红,苔薄少,甚至无苔的人,滋肝益肾。

第三类,肝炎转为慢性湿热

少数“湿热逗留型”,常见于慢性肝炎活动期。

8,口苦,小便*,舌苔偏*

组方用佛手丸加减:佛手、香橡、金铃子、太子参、莲肉、神曲,炒枣仁各9克,柴胡4.5克,茅根15克,银杏12克。

清热解*,补脾安神。

9,口苦,苔*腻,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组方用清肝汤:茵陈、夏枯草各12克,蒲公英15克,苍术9克,陈皮6克,红枣4枚。

清化肝胆湿热。

-版权:综合参考;

-邮箱:51.tcm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ry/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