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药七十六
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生活 国学 艺术 哲理 养生 视觉 美文 教育 朋友们,今天来认识“九节菖蒲、防风草、地稔根、罗汉果、血风藤”五味中药。 01 九节菖蒲 九节菖蒲jiujiechangpu 小菖蒲、外菖蒲、节菖蒲、鸡爪莲。 性温,味辛。归心经、肝经、胃经。 开窍化痰,醒脾安神。属开窍药。 内服:煎汤,1.5~6克;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服。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用于热病神昏,癫痫,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治痈疽疮癣。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①治小儿急惊风,高热抽搐:鲜九节菖蒲9克,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耳聋:九节菖蒲12克,水煎服;或鲜菖蒲捣烂,取汁滴耳。(《甘肃中草药手册》) ③治胸腹闷胀,消化不良:九节菖蒲9克,莱菔子15克,六曲12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02 防风草 防风草fangfengcao 广防风、土防风、抹草、秽草、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豨莶草、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大篾草、大羊古骚。 性温,味辛、苦。归膀胱经、肝经、肾经。 祛风、除湿、解*、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洗或捣敷。用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 尚不明确。 治痈肿:鲜防风草二两,捣烂绞汁调*酒炖服,渣外敷;或用鲜防风草、两,鲜马鞭草三钱,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03 地稔根 地稔根direngen 地菍根、山地菍根、山地稔根、铺地锦根、地茄根、火炭泡。 性平,味微甘、苦。归肺经、脾经、肝经。 活血通络、收敛止血。属止血药分类下的收敛止血药。 用量5~30克,煎服;或捣汁。外用:煎汤洗或捣敷。用治风湿痹痛、腰腿痛、产后腹痛、崩漏带下、外伤出血。 孕妇慎用。 1.治久嗽不止:地菍根、百合、桑根各30克,猪肺1只煎服。(《闽东本草》) 2.治*疸:鲜地茄根90克,白茅根30克,白糖30克,甜酒30克。先将地茄、白茅根煎水,加白糖冲甜酒服。(《湖南药物志》) 3.治疝气:地菍根60克,加桂圆肉15克(或橘核15克),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久疟不愈:地菍根30克,凤尾草全草60克,鹅不食草全草15克。白糖为引,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5.治滞产:地菍根60克~克,切碎,加水3-4碗,文火煎至八分碗,去渣顿服。(《福鼎本草》) 04 罗汉果 罗汉果luohanguo 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 性凉,味甘。归肺经、大肠经。 清热润肺、滑肠通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药。 用量9~15克,内服煎汤。用治伤风感冒咳嗽、咽痛失音、暑热口渴、肠燥便秘。 肺寒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治喉痛失音:罗汉果1个,切片,水煎,待冷后,频频饮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②治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罗汉果半个,陈皮6克,瘦猪肉克。先将陈皮浸,刮去白,然后与罗汉果、瘦肉共煮汤,熟后去罗汉果、陈皮,饮汤食肉。(《新中医》,(11):45) ③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便秘:罗汉果15~30克,开水泡,当茶饮。(《全国中草药汇编》) 05 血风藤 血风藤xuefengteng 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血风根、扁果藤、血宽筋、红蛇根、牛参、老人根。 性温,味甘、苦。归肝经、肾经。 补气养血,祛风通络,强筋健骨。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用于气血虚弱,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痿弱,四肢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血虚经闭。 尚不明确。 1.治腰肌劳损:血风藤15克,杜仲18克,炖猪脊骨食用。 2.治跌打损伤:血风藤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水煎服。 特别备注:内容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具体用药必须咨询医生!祝您健康! 1 播讲:绿果果,在闲暇之时,喜欢用自己的声音感悟文字的涵义、品味文字的风采,用真诚演绎岁月的故事。。转载必须注明“青青百草苑”和播讲者简介。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立即处理。 往期回顾 ◆《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二十篇(全)-原文、译文、评析全文诵读》 ◆《三十六计全集》 ◆《聆听:故乡的榕树》 ◆《立秋-听秋(听醉了)》 ◆《童年拾趣》 ◆《被翻译成四十多国文字,看哭无数人-疯娘》 ◆《洛神赋并序》 ◆《淋雨的人醉了,看雨的人碎了》 ◆《惊艳的古诗词、古代情话(值得 收藏)》 ◆《大堰河我的保姆》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ry/9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味山草药红背叶
- 下一篇文章: 民间草药交流常用的民间草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