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1226/4317343.html

引言

凤凰这个词语早已不是新鲜词汇,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早在周代就有过关于凤凰的记载,《大戴礼易本命》中说:“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凤鸣岐山,兴周八百年,”这也让周有了一个吉祥的“凤翔”地名。

凤凰的记载同样也在《礼记》和《诗经》中有所出现,但是从古至今都没有人真正见识过凤凰的庐山真面目,因此凤凰这一物种是否存在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在2世纪的今天,一位山西老汉在大山发现“凤凰”一事逐渐被媒体报道,并且这位老汉还风雨无阻地投喂凤凰。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凤凰真的出世了吗?

这位山西老汉是如何结缘凤凰,又是如何因投喂凤凰收到惊喜,本文将为大家一一叙述。

山西老汉,邂逅“凤凰”

讲“凤凰”之前,先来简单认识一下上文提到的山西老汉,这位老汉全名郭存锁,山西省平陆县柳林河村人,郭存锁从小就生活在这个村庄。而郭存锁发现的“凤凰”其实不是真的凤凰。

此凤凰非彼凤凰,其实这是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学名叫“红腹锦鸡”。红腹锦鸡又叫金鸡,雄性的红腹锦鸡全身上下五彩缤纷。

而雌性的红腹锦鸡身体羽毛色彩较为单一,全身偏褐色。而郭存锁作为土生土长的柳林河村人,他在小的时候就见识过雄性红腹锦鸡的美丽了,只是当地人对红腹锦鸡不了解,因此根据它的外观色彩起名为“红凤凰”。

郭存锁自从亲眼见过红腹锦鸡之后,就一直对这种漂亮的动物念念不忘。只因红腹锦鸡天性胆小怕人,警惕性非常高,尤其是在觅食的时候,听到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立即飞走。

后来由于偷猎盗猎等违法事件发生,进一步减少了平陆县柳林河村一带红腹锦鸡的数量。

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同时随着平陆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得以让红腹锦鸡的数量又慢慢地增加,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之中,

年月份,柳林河村村民郭存锁像往常一样来到东坡山上做农活,本以为只是一趟简单的农忙之旅,但郭存锁却在一片林地中发现了两三只色彩艳丽的红腹锦鸡。

当时郭存锁看到红腹锦鸡后,立马想起这种动物正是自己小时候看到的,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又再一次看到了红腹锦鸡!这让郭存锁内心兴奋不已。

虽然此时的郭存锁已经年过60,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趣,他是一个爱鸟之人。当郭存锁再一次见到红腹锦鸡后,他就在东坡山上搭建了一个临时居住点,农忙闲暇时刻观察红腹锦鸡的生活习性,由此展开了他与“凤凰”之间的邂逅之旅。

风雨无阻,照顾“凤凰”

自从郭存锁在东坡山上发现了红腹锦鸡,就被红腹锦鸡的魅力所征服。尽管郭存锁年岁已大,同时身体还有腰椎滑脱、残疾等问题,做不了重活,但是郭存锁还是主动承担起了红腹锦鸡的喂养工作。

一只只漂亮的红腹锦鸡在郭存锁眼中就是传说中飞舞的凤凰,每次见到这些“山中精灵”都会让郭存锁欣喜不已。

郭存锁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大概早上六点半就要到东坡山上给红腹锦鸡投喂一次食物和水。郭存锁最开始投喂的时候,红腹锦鸡的数量特别少,只有零零散散地几只过来觅食。

但是郭存锁并不着急,经过日复一日的投喂,郭存锁对红腹锦鸡这种动物的习性有所了解。因此郭存锁就将自己的玉米粒拿出来投喂红腹锦鸡,有的时候还会跑到市场上去购买专门的鸟饲料,一起喂养给红腹锦鸡。

郭存锁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照顾好这群美丽的“凤凰”,甚至自掏腰包购买鸟食,由此可见郭存锁对红腹锦鸡的喜爱。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东坡山头红腹锦鸡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每次前来觅食场饮食的红腹锦鸡也是与日俱增,而原来的觅食地点就因此变得较为“拥挤”了。

为了让这些红腹锦鸡在吃食的过程中更愉快,郭存锁打算在寻觅一个“新家”。

可是红腹锦鸡毕竟不是人类,它听不懂人话。贸然的增加新的觅食点,红腹锦鸡有可能找不到地方。

为此耐心的郭存锁在山沟里开出了一条小路,每天都会在小路上撒上食物,机灵的红腹锦鸡就会随着食物的路线来到新的觅食地点。日子久了,这些红腹锦鸡自然就知道在哪里还可以吃食了。

从最初的两只,到如今的四十多只,从最初的偶尔觅食,到如今每天定点定时地来到觅食点吃食。这群红腹锦鸡就像回家一样,每天准时来郭存锁准备的觅食点报道。

其实,郭存锁投喂红腹锦鸡一事并不是这么顺利的。因为郭存锁年岁已大,加上身体有疾病,腿脚不灵活,因此郭存锁每天坚持上山投喂红腹锦鸡遭到了家人的反对。除此之外,每天投喂两次鸟食,也加重了家庭的生活负担。

家人的担忧和粮食的压力郭存锁都是知道的。面对家人的不同意和不解,郭存锁也没有和家人争执。

郭存锁作为一个爱鸟、护鸟的人,每天依然坚持投喂红腹锦鸡,他希望挑一个合适的时机,让家人见识一下自己的成果。

引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yf/1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