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名中草药蟾酥
蟾酥Chansu BUFONISVENENUM 来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框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图片 来源教材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中药鉴别真伪》 产地 主产于辽宁、山东、江苏、河北、安徽等省。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两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采收加工过程中忌用铁器,以免变黑。将浆液放入圆模型中晒干或低温干燥,即为团蟾酥;如涂于玻璃板或竹答叶上晒干或低温干燥,即为片蟾酥。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痒;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性味归经 辛,温。有*。归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温通,辛香走窜,*大力强,专入心经。外用解*消肿、止痛;内服除止痛外,又辟秽开窍而醒神。 功效 解*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主治病证 (1)痈疽疗疮,咽喉肿痛,龋齿作痛。 (2)痧胀腹痛吐泻、甚则昏厥。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药。内服:入丸散,0.-0.03g。 使用注意 本品*大,发疱腐蚀性强,故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药理 本品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镇痛、强心、升压、中枢性呼吸兴奋、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 蟾酥、 均有*,能消肿止痛,治疮痈肿痛。其中,蟾酥性温,又善解*、止痛,治咽喉肿痛、龋齿疼痛; 性温,又善通络散结、止痛,治跌打肿痛及风湿痹痛。此外,蟾酥芳香开窍,还治夏月痧胀吐泻,甚则昏厥等。 故事 在清朝康熙年间,苏州有一家涌芬堂药铺,老板不仅医术高超而深得患者信任和爱戴,其生产经营的丸散膏丹和香料细药,亦远近驰名…… 据传,有一次药铺老板带几个伙计上山采药,就在准备下山的时候,突然看见附近的草丛中,有一条*蛇正盘着一只癞蛤蟆。眼看危在旦夕,一个伙计二话不说,操起锄头正要动手,老板急忙上前拦住。当伙计再看时,只见*蛇已经浑身抽动,不一会便死去了。这是怎么回事?老板便把这只癞蛤蟆仔细看了一番,原来这只癞蛤蟆身上也长有*腺,能分泌一种白色的*液这就是名贵的中药蟾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yf/5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用白花蛇舌草泡水喝,15天后身体
- 下一篇文章: 春天来了丨踏春哪里去安岳这10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