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五倍子寒收涩强,咳汗出血泻精疮
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盐肤木(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始载于《本草拾遗》,因“其为五倍蚜的虫瘿,五倍蚜头部触角均5节”,故名“五倍子”。按形状不同,又有“肚倍”“角倍”之称。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取出蚜虫、除去杂质,干燥入药。 前人经验 1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五倍子)治肠虚泄痢,熟汤服。(盐肤子)主头风白屑,效。蜀人为之酸桶。《博物志》云∶酸桶,七月出穗,蜀人谓之主音,穗上有盐着,可为羹,亦谓之酢(cù)桶矣。”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五倍子)酸涩咸寒,涩肠敛汗,止嗽化痰。百药煎:功近五倍,但经酿造,尤能化热解*,收敛顽痰,为久嗽痰结劫药。” 五倍子(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NO.2.1功效主治 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主要功效有:敛肺止咳,固表敛汗,收湿敛疮,收敛止血,涩肠止泻,涩精止遗,清热生津。 1 敛肺止咳:本品味涩性寒,入肺经,既能清肺降火,又可敛肺止咳,适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等病证。 2 固表敛汗:本品可固表敛汗,适于自汗、盗汗等汗证。 3 收湿敛疮:本品既可收湿敛疮,又可解*消肿,适于湿邪壅滞肌肤之湿疮、痈肿疮*等病证。 4 收敛止血:本品有较强的收敛止血之功,适于便血、痔血、崩漏等出血病证。 5 涩肠止泻:本品入大肠经,可涩肠止泻,适于久泻久痢之症。 6 涩精止遗:本品入肾经,可涩精止遗,适于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病证。 7 清热生津:本品性寒,可清热生津,适于热伤津液之消渴病证。 用法:3~9g,煎服;1~1.5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五倍子(摄于贵州凯里)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倍子以鞣质的含量 ,可达70%,还有没食子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酸、铜、锌、铁、钙等成分,有止泻、抗菌、抗炎、抗病*、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五倍子饮片(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校.本草拾遗(手写稿)..10.23.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韩建*,宁娜.五倍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淮海医药,,33(04):-. 音频:孙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yf/6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倍子五倍子寒收涩强,咳汗出血泻精疮
- 下一篇文章: 警惕这些对毛孩子有*的植物,或许正摆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