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陶计划学思践悟,行知故事与你分享
编者按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始终心怀国家和人民,致力于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为帮助我院师范生树立育人情怀、营造学院行知文化氛围,新闻中心联合校学陶会开展“学陶计划”——陶行知语录/故事分享活动。即日起,我们将不定期推送附有注解的陶行知思想语录和小故事,学思践悟陶行知理念。 教育故事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注释 “让它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它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推广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的教育方式,提倡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并从自由的生活上得到真正的教育。 教育,就如“喂鸡”一样,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天性,尊重儿童的学习需求。因此,强迫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破坏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不愿学习或是被迫进行刻板的学习,这也违背了我们的育人初衷。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了“顺应儿童个性,施行适当的教育”这一办学宗旨,重视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意识。同时,为了培养儿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主张让学生学一些他们想学的东西,干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在育才学校时,他每日给予儿童相当时间,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求知。因为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理想的教育就应该是“以儿童为行动的主体,同时以儿童自身之知为领导,所发展之行与知不断联锁的过程”。 学史明理,学陶知陶。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对家国有无数的热情,对教育有无限的柔情。“生活即教育”,或许留心的你曾读过行知先生书籍和影视,或许作为师范生的你领略过行知先生的生平和故事,那么欢迎你们的投稿! 投稿方式 主页君邮箱 (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jj/10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3月7日云贵川渝浙江地区鸡价回调
- 下一篇文章: 千家诗会middot期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