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的功效杀蛔绦蛲虫,清热,解*
医药之妙贯众导读 贯众又称贯仲、黑狗脊、贯节、贯渠、百头,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的根茎(带有叶柄基部)。生于石灰岩缝、溪边石缝中、林下荫湿处或路边、墙缝。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越南也有。春末至冬初采挖为佳,削去叶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备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地下根茎斜生,粗大块状,坚硬,有许多叶柄残基及须根,并密生锈色或深褐色的大形鳞片,鳞片长披针形至线形,长1-2.5厘米。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厘米,自基部直达叶轴均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广倒披针形,长60-厘米,中部稍上方最宽处约2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中部羽片长10-15厘米,宽2-3厘米;小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几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两面多少被锈色鳞片,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2-4对;囊群盖肾圆形,直径约1毫米,棕色。 功能主治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1、《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杀三虫。” 2、《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3、《本草图经》:“止鼻衄。” 4、《滇南本草》:“祛*,止血,解水*。” 5、《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漆*,骨哽。” 6、《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7、《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8、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涂。 使用禁忌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藋菌为之使。” ②《药性论》:“赤小豆为使。”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④《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常用选方 1、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圣惠方》贯众散) 2、治钩虫病: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煎汤,成人-次服用。(《中医杂志》3、解一切诸热*,或中食*、酒*、药*等:贯众、*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普济方》贯众散) 4、预防麻疹:贯众五钱,银花五钱,*灯笼三钱。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陆川本草》) 5、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二两,雄*三钱,生明矾八钱。放入饮水缸内,作饮水消*用,七天换一次。(《全展选编。爱国卫生》) 6、治年深咳嗽,出脓血:贯众、苏方木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服,日二服。(《圣惠方》) 7、治久咳渐成劳瘵:凤尾草为末,用鱼鲊蘸食之。(《圣惠方》) 8、治鼻大衄:贯众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本草图经》) 9、治血痢不止:凤尾草根五钱。煎酒服。(《濒湖集简方》) 10、治妇人崩漏:管仲同米炒。每服二钱,酒、醋下。(《海上方》) 11、治漆疮:贯众,治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千金方》) 12、治便*肿痛:贯众,酒服二钱。(《多能鄙事》) 13、治火烧疮:贯众煅灰,和香油调涂,止痛。(《岭南采药录》 14、解轻粉*,齿缝出血臭肿:贯众、*连各半两。煎水,入 少许,时时漱之。(《积德堂经验方》) 下一篇:*柏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jj/1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小贴士蒲公英能治疗癌症吗介绍蒲公
- 下一篇文章: 促销勃艮第第2大最贵干白产区特级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