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期(总第期)

从《一株凤尾蕨》说开去

(刘萍作品赏读)

文/刘志强

《 文学》平台大家云集,人才济济,精作频出,“冰碴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入平台时,见“冰碴儿”网名,颇感新奇。渐随其作品不断登载,方知作者大名叫刘萍。刘老师在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域均有涉猎,且造诣很深,其作品很受读者推崇。观其散文立意深邃,语境优美;品其诗歌直抒胸臆,朦胧雅致;欣赏其小说人物塑造逼真,语言生动活泼;还有其多篇游记浓墨重彩,散发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一株凤尾蕨》,是作者在卫生间的角落,不经意时发现的。这株娇嫩的小草,竞破隙发芽,顽强拼活,给主人带来惊奇和惊喜,随之成文见诸文字,也让读者颇感惊诧。叹世间万物,竞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时隔数月,风尾蕨在缺少沃土和阳光的环境中,在静静寂寥中用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生长成一株叶面舒展,绿色宜人的凤尾蕨,读文到此,我忽然想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和那些常年跟着爷爷奶奶为生的乡村留守儿童。凤尾蕨不争不俏,也不屑。不争红尘功名利禄,不媚俗卑恭,虽孱弱但有铮铮铁骨,孤傲高洁。花红草绿本是同本同宗,无高低贵贱,是人把它们分成了三六九等,极象了 等级。一株木草,能给人带来感想感动,甚至震惊、震撼,能两次付诸笔端,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份量有多重,在这里什么梅兰竹菊,奇花异草都是难以比拟的。付诸情感的生物,它是另一个生命体,是可对话或心有灵犀的朋友。是心灵的独白,还是人生感悟,亦或是兼而有之。作者用深邃的思想诉说着自我的信念与追求。奋力前行,在夾缝中生存,做生命的强者。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草,开着别艳的花。不为招摇,不需人懂,不染污浊,独守清净,幽然自得,平庸中活出明白,修为中不失自我。不为世俗牵绊,甘为清贫洒脱。这是一篇读之令人思想、思考、品味悠长,静中求净的好文。附件:一株凤尾蕨《诗意铜钹山》,似诗胜诗,如画胜画。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赏心悦目的超爽感受。亦如随着作者的笔端,真切地游历了铜钹山的壮丽景致,豪放中透着豪情。领略了九仙湖的妙境,胜若世外桃源的小丰村,还有千年古战场的高庄,耳畔犹响战马嘶鸣,眼前掠过刀光剑影。再看兵家必争之地白花岩,号称东南 峰。一篇精美散文,遣文琢字,换一词难达意,多一字稍嫌冗。文章淬炼到炉火纯青,可见作者文字积淀之深厚,举重若轻。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美到骨子里的春天,铜钹山之美,让人沉醉。《晒豆腐》,文字生动活泼,把晒豆腐的场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画面感很强。那麻利地爬树动作,用两根晒衣服的竹杆驱赶麻雀,一根套上红色的塑料袋,挥舞恍动的情景,就像是在眼前一样真切,栩栩如生。作者是驾驭文字的高手。诗歌朦胧,常用文体中具像中蕰含着抽像,需深读细研方得妙处。文章用符合儿时年龄段的语境,活脱脱把一个调皮捣蛋、聪明伶俐、又有点任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品读《我的小脚外婆》,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外婆慈祥、端庄、善良、正直、干练的形象和作者对逝者的追思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对外婆小脚的描写以及大嗓门的吆喝声、家长里短的调解能力,头痛时女人柔弱的一面描述,无不细腻入微,活灵活现,让人过目难忘。用心注情写出来的作品是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世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亲。附件:刘萍

精美散文《我的小脚外婆》读着《红尘如烟》,听着“癫儿娘”那撕心裂肺的宝儿叫声,让人心里真的不舒服。叹其可怜?亦或是同情其遭际,还是恨其夺儿弃妻的“包工头”老公,混杂在一起的情感,一时缕不出清晰的头绪来。突然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癲儿娘”和祥林嫂的命运何其相似。谁之过?作者用她那带有战士的语言在拷问社会,鞭挞那摧残人性的得志猖狂,为富不仁的暴发户们,作者的善良和对弱者的同情让人感动。播种善良终将收获善果。附件:刘萍

精美散文《红尘如烟》作者的诗《秋声》颇有韵味。“守淡静秋声,持草芥目衡。历风霜水火,织七色彩虹”。读冰碴儿的诗,就像是欣赏一幅留白的画作,给你空间去联想,而想像的事物可能和作者读者不尽相同,这大摡就是诗的魅力吧。譬如《懂》,似懂而又有些非懂,这种意境妙不可言。诗歌是抒情的 方式,朦胧、含蓄,丰富情感中略带忧伤或忧郁,方觉得更有味道。让眸子深邃,思绪悠长。再看《秋日碎语》,“爱文字的女人是感性的,文字种心,阡陌交融的诗行里,有多少深情在纵横驰骋,就有多少无奈在停泊哀叹”。作者这篇小诗,想评论一番,又觉文竭词穷。因为有着文田心耕,才会感悟春华秋实。秋日碎语,读出了些许闲愁和感伤,但更多的是寄托和希望。秋虫呢喃,晚风吟唱,秋日的夜是多么的多情和美妙。《秋池》颂荷,别有风味。荷以高洁著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即是秋日残荷,仍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给人以别样的美。作者用积极乐观的思想和温宛柔美的文字,写就了独特的诗韵。念一处菩提,望一幕山水,肥腴或者枯瘦,都将写入余生的诗行。读《思念成灾》感悟:人之苦楚,莫过于思念之苦。而这种刻骨铭心的苦,人们只能埋在心底,不是不想表达,而是很难用准确的文字把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作者借助一场微雨,用雨境把思亲之情,雨和泪的交融,阴雨绵绵和心境郁结,十分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一部令人感动的佳作。你看儿时的回忆,写的多么真切动人。“儿时的蛙声不知藏匿到那里,儿时嘻笑玩耍,还依稀在记忆里。静默的夜晚,思绪斑驳如一地残梦。不远处,我们蹚过的小溪,依旧欢歌,我们爬过的山依旧耸立,它们在等你归来”。小说《*脑壳》,把*脑壳这个人物刻画的形象逼真,就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人一样。作者把一个人的行为丑陋和形象丑陋巧妙的结合起来,增强了人们对好吃懒做、死皮赖脸、贪占便宜,歪门邪道的不良行为,鄙视为丑陋的一双凸眼,一长一短的腿,一张色迷迷的眼,脸上的酒糟鼻,咧着鲍牙,一副公鸭嗓。让人闻其声,见其人感到厌恶。小说这种讽刺效果可谓用心良苦。从文中可窥见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和运用文字的细腻和泼辣。灵感来源于生活。今天我把作者诸多作品中,择取几篇读后留言汇辑成文,以飨文者。再多赘言,恐给读者造成视觉疲劳。即此,也不足作品精彩之万一。有兴趣者,可寻原创作品欣赏。

刘志强部分作品荐读★家国情怀★小院故事(上篇)★小院故事(中篇)★小院故事(下篇)★心灵的震撼★悼袁隆平★吴孟超一您是天穹闪亮的星★也论理想与家国情★老李的养鸽传奇★滴水惊*★抗洪感赋(外三首)★《流氓变老了》之我见作家简介

刘志强,年出生,河北武强县人,大专学历。年12月入伍,先后任战士、见习助理员、助理员、正连资料员,测绘情报资料室副主任、主任(正营职)。年底转业到衡水市工商局工作,曾任办公室主任、县工商局局长。业余爱好书法和文学等。年退休后,练习写作,常以文会友。

《 文学》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等栏目。三、投稿要求:1、本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3、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4、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jj/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