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满
小满(grain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0日到日之间视太阳到达*经60°时为小满。 小得盈满为“小满”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 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节气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小满与气象 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因此防热防湿显得极为重要,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霉。此外,小满前后,冷暖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下,犁耙高挂”,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饮食习俗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 《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 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中国 美食家聂凤乔先生年在宁夏发现了开*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节气养生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增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气温升高的同时,雨水也逐渐增多,正如民谚所说:“小满小满,江满河满。” 雨后,气温又会急剧下降,因此要注意增减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小满时节高温多雨,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湿热难耐,却又无法通过水分蒸发来保持热量的平衡。 这种体温调节上的保障,会导致机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中医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的高温高湿称为“热邪”和“温邪”,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活动称为正气,热邪和湿邪都能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邪气”盛于正气时,人就会患病。 夏季如长时间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就极有可能引发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妇女带下等病症。 “湿邪”侵入关节,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伸屈不利、肌肤麻木。“湿邪”侵入脾胃,会引起腹泻、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症。 所以,小满时节养生要注意防“湿”,尤其是南方地区。 首先,要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 研究表明,居室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室温达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0%~40%;室温达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为宜。为了维持这种小气候,在阴雨或雾天里要少开窗户,避免湿气进入;室外艳阳高照时,要开窗通风;要经常利用空调的抽湿功能,保证室内空气湿度不高于60%。 其次,饮食宜清淡,以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赤豆粥等,以方便将体内湿热之邪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雨天要及时避雨,湿邪正是在人不注意的时候入侵人体的。如果涉水淋雨,回家后应及时换上干衣,并饮服姜糖水。 要是感到头重、身热,就应服用藿香正气丸等药。另外,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洗澡更衣,平时要注意保持衣服干燥。阴雨过后,一定要晾晒衣被,以驱潮防霉。 总之,小满时节的湿气很重,要尽量避免身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不受湿邪的侵袭,保证身体健康。 养生知识 小满节气之后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建议人们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小满小麦粒渐满,收割还需十多天。收前十天停浇水,防治麦蚜和*疸。去杂去劣选良种,及时套种粮油棉。干旱风害和雹灾,提早预防灾情减。芝麻黍稷种尚可,春棉播种为时晚。早春作物勤松土,行间株间都锄严。稙棉擗杈狠治虫,酌情追肥和浇灌。麦前抓紧把炕换,炕洞砸碎堆田边。早修农具早打算,莫等麦熟打转转。果树疏果治病虫,及时收理桑蚕茧。畜禽管理加措施,怀孕母畜要细管。鱼塘昼夜勤观察,做到防患于未然。养鱼犹如种粮棉,管理得当夺高产。 养生秘方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我们重点讲讲“风疹”的防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古代医家对此病早已有所认识。“风疹”的病因病机不外乎三点: 一,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 二,由于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来; 三,与身体素质有关,吃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导致脾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发为本病。 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当我们了解了发病的机理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和治疗。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 (一)风热证其疹色红赤,痒甚,遇热加重,脉见浮数,此为感受风热之邪 (二)风湿证皮疹色白或微红,兼有身重,脉见浮缓,身受风湿之邪郁于肌肤: (三)胃肠积热证疹色红赤,兼见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泄泻,脉多见数风疹色红为热,腹痛便秘为腑气不通,胃肠积热之征。在治疗上应以疏风祛湿,清泻血热为原则。 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瓜、*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此节气的汤品也十分重要,宜绿豆芽蛤蜊汤、苦瓜木棉花牛肉汤、淮山赤小豆节瓜猪月展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西洋参红枣生鱼汤,千斤拔鸡脚汤等,这些汤品具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 节气诗歌 《小满》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 夜来忽梦荠麦香。时人但只餐中饱, 莫忘旧时苦菜*。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 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 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 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 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 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 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节气祝福语 1、小满时节麦粒满,栽种水稻不容缓。麦浪起伏穗沉甸,丰收在望心喜欢。风调雨顺天作美,天时地利人和有。幸福源泉辉煌照,小满快乐美满耀。祝君:小满满载而归。 、今天是小满,烦恼见了你就闪,忧愁别人替你担,坏事和你不沾边,好事时时跟着咱,上班薪水翻几翻,出门财运在眼前,日子越过越平安,幸福生活永相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ls/10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们被弄到城市里,拄着拐棍绑着绳子戴
- 下一篇文章: 王平镇文化中心开展ldquo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