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杨牧的诗歌雪止黑衣人水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诗人驾鹤西去,白云悠悠,遗留诗情在人间。 鄙人孤陋寡闻,因为诗人去世,才从媒体上知道台湾有这么一位诗人,于是百度诗人的作品,品读一番。 粗览其作品,觉得杨牧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讲究诗歌意境美,其语言温柔优美轻缓,情感含蓄细腻深沉。 《雪止》 四处一片寒凉 我自树林中回来 不忍踏过院子里的 神话与诗兀自犹豫 在沉默的桥头站立 屋里有灯彷佛也有 飘零的歌在缓缓游走 一盆腊梅低头凝视 凝视自己的疏影 我听见像腊梅的香气的声音 我听见翻书的声音 你的梦让我来解析 我自异乡回来 为你印证晨昏气温的差距 若是你还觉得冷你不如把我 放进壁炉为今年 杨牧《雪止》描述的梅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两句,诗意流淌,一下将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诗人以梅喻人,通过“屋里有灯”“像腊梅的香气的声音”“翻书的声音”,从侧面烘托出屋中人美好的形象。与“屋中人”相对的是则是“四处一片寒凉”,既说明外在环境恶劣,又更加凸显“屋中人”如梅花一般高洁的品格。诗歌的最后“若是你还觉得冷”则重申外在环境“寒冷”,批判意味浓重。 《黑衣人》 飘去,飘去。在我眼睫之间 小立门外,忆忆涛声 黑衣人是云啊!暴雨之前 我把挂在窗前的雨景取下 把苍老的梧桐树取下 把你取下 这首《黑衣人》同样有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痕迹,比如“梧桐”“雨”,读完全诗,顿生“疏雨滴梧桐”之萧然,使人从一首诗跳入到另一首诗中,枝叶相接,层层叠叠,意境贯通,文意沛然。善于化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杨牧诗歌中的一大特色。《黑衣人》从文意来看,当是怀人之作。云朵飘去,人已远去。而当诗人相忆时,往事浮动,诗人内心如涛声澎湃。“把苍老的梧桐树取下/把你取下”,诗人无限感伤,只能强忍悲痛,强拆“疏雨滴梧桐”之悲凉,实则诗人内心早已悲凉透了。 《水之湄》 我已在这儿坐了四个下午了 没有人打这儿走过——别谈足音了 (寂寞里——) 凤尾草从我裤下长到肩头了 不为什么地掩住我 说淙淙的水声是一项难遣的记忆 我只能让它写在驻足的云朵上了 南去二十公尺,一棵爱笑的蒲公英 风媒把花粉飘到我的斗笠上 我的斗笠能给你什么啊 我的卧姿之影能给你什么啊 四个下午的水声比做四个下午的足音吧 倘若它们都是些急躁的少女 无止的争执着 ——那么,谁也不能来,我只要个午寐 哪,谁也不能来 这篇《水之湄》写的非常优美!诗人将一片静谧的水湄写得十分富有情韵、醉人的娴静!它是静谧之水湄,没有足音,却有自己淙淙的水声;它很美,凤尾草在水边茂密生长,云朵在水面驻足;南去的近旁,有爱笑的蒲公英,风儿不时将花粉飘起……有意思的是诗人将这片静谧的水域拟人化“我”,物我合一,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含蓄道出,温馨柔和,如水一般,很形象。《水之湄》也容易使人想起《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以,善于化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杨牧诗歌中的一大特色,使得杨牧诗歌具有古典的唯美效果,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但是,这也造成了杨牧诗歌意象的创新性不强,显得有点老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ls/11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武夷岩茶的种类太多搞清楚这些就够了小
- 下一篇文章: 水莽草和水莽*有啥联系为何说蒲松龄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