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年前,管仲一件衣服买下鲁国,美国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泡沫经济,与投机行为密不可分,资本方通过反复转手、炒作同一件商品,导致商品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从而使得虚假繁荣的经济,如同泡沫一般容易破碎。商品先是暴涨,再是暴跌,进而引发市场崩盘的状况。早在年前,“华夏 相”管仲,就利用过泡沫经济,通过炒作一件衣服,帮助齐国吞并了鲁国: 桓公曰:“鲁粱之于齐也,千榖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轻重戊》 当时,齐国的局势并不好。齐桓公问管仲:“我齐国与鲁国、梁国相邻,它们对我齐国就像良田外的稻谷、蜜蜂蜇人的*尾,包在牙齿外的嘴唇。寡人为齐国千秋利,决意要灭了鲁、梁二国。先生认为该怎么做”? 鲁粱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眼之。——《管子.轻重戊》 管仲没有说囤积粮草;没有说修缮矛戈;也没有说招募兵丁。而是说:“鲁、梁二国特有一种衣物,叫作绨衣,由丝绸制成,价格十分昂贵。您带头穿鲁国的绨衣,让臣子近侍也穿绨衣,那齐国的百姓也就都跟着穿绨衣了,咱们齐国就能吞并鲁国了”! 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管子.轻重戊》 齐桓公目瞪口呆,就这么简单?管仲微微一笑,不过有一条:您必须下令,我齐国百姓不准织造绨衣!齐桓公虽有不解,但也照办了,毕竟管仲只是让他穿了一件衣服、下了一道*令罢了。对齐国没有任何损失,可他许下的期望值,是吞并辽阔的鲁国。 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管子.轻重戊》 得到齐桓公的承诺后,管仲找来了鲁、梁二国的商人。他笑眯眯地说道:“我们齐王喜欢你们两国的绨衣啊!你们看看这临淄城,都以穿绨衣为风尚了。我给你们指条发财的路子:你们收来一千匹绨布,我给你们三百两金子;你们收来一万匹绨布,我给你们三千两金子;你们放开了去收绨布,有多少我齐国要多少”! 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管子.轻重戊》 鲁国、梁国国君一算:这么高的价格收绨布,就算不收农业赋税,国家也有用不完的钱啊!于是,鲁、梁二国鼓励百姓织造绨衣;两国商贾也用重金收购;两国百姓闻利而来,全民织造绨衣。春秋时代背景下,没有人懂得规划经济,鲁、梁二国大多数百姓都织造起了高价的绨衣,无人愿意费力去进行农耕。 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绁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轻重戊》 十三个月后,管仲派人去鲁、梁二国打探消息。使者回报:鲁、梁二国的集市里,到处都是运输绨衣的车辆。一辆马车连着一辆马车,飞扬的烟尘十步之内都不能看清人影。 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管子.轻重戊》 管仲得到情报后,向齐桓公说:“现在可以拿下鲁国了。从今天起,您改穿帛衣,不要再穿绨衣。同时设立关卡,中断与鲁、梁二国的经济往来。它们必然不战而降”!齐桓公换了一件衣服,设了一道路卡,鲁国、梁国经济就彻底崩盘了…… 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管子.轻重戊》 十个月后,管仲派人到鲁国、梁国再打探消息时。堆积如山的绨衣,由千匹三百金子,变得分文不值。鲁国、梁国的百姓,放弃了农耕,到处都是饥民;他们辛苦织造的绨衣,卖不出一个铜板;鲁国、梁国的百姓连正常的赋税都交不起了…… 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管子.轻重戊》 国库内没有赈灾的金银,百姓也没有果腹的粮食。鲁国、梁国的君主,急忙下令让百姓去耕田,但是没有三个月可以成熟的稻谷。鲁国、梁国的粮价,每石涨到了一千多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只有十钱。 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管子.轻重戊》 买不起粮食的鲁国人、梁国人,纷纷投向相邻的齐国。两年后,鲁国、梁国的民众,十人中六人成了齐人;三年后,羸弱不堪的鲁国、梁国,一起投降了齐国。年前,管仲就打响了经济战,并通过哄抬绨衣的价格,给鲁国、梁国制造了泡沫经济,使得两国不战而降。 这场最早的经济战,泡沫经济的爆发,记录在《管子》一书。《管子》为战国著作,收录了大量管仲治国、治家案例,这场史上最早经济战就是其中之一。管仲擅长“轻重”之道,谈笑风生间,鲁、梁二国不战而降,这就是“华夏 相”的智慧。 那么,管仲的这场经济战,为何能够灭了鲁国、梁国?这是值得警醒的问题。鲁国、梁国最致命的问题是:1.两国粮价都涨到一石千钱了,相邻的宋国、曹国、陈国、中山国,为什么没有大量粮食输入?2.鲁国、梁国的百姓,无法生计的情况下,为何十分之六投奔了罪魁祸首齐国? 要解释这一情况,我们不妨从日本80、90年代的泡沫经济入手。美国打击当时的第二经济体日本,手段与管仲对付鲁国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80年代初期的日本,由于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人工成本偏低、日元汇率较低,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对外出口贸易方面风生水起。 日本汽车、家电、化工产品、电子产品,大量出口美国。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达到亿美元,占到了美国向全世界进口总额的40%以上。为了压制日本经济发展,年美国举办的“广场协议”中,将日元汇率提高了2倍以上。 日元汇率短时间内增加2倍以上,使得日本商品出口迅速降温,而日元的购买力迅速上升。日本银行开始由投资制造业,转向了投资房地产业,日本进入了“土地神话”时代。日本房价直线上升,仅仅是东京的房价就与整个美国地价持平,面积仅为1/25的日本地产总额达到美国4倍左右,单位面积平均差价倍。 日本房地产商,拿着汇率升值后的日元,在世界各地购买房产。他们放言5年之内,要买下美国一半房产,然后收取美国人的租金。但是这种虚假的繁荣,源于美国对日元汇率的过度提升,其中蕴藏多少泡沫不言而喻。日本的制造业进入了低谷,民众看着房价成了天价,泡沫经济的破碎引发的大萧条,毁掉了日本的经济。年,日本经济位列世界第三,占全球GDP的5.91%,与德国的4.54%差距进一步缩小。那场泡沫经济的破碎,使得日本经济至今低迷,与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管仲既用,任*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晏列传》 对比之下,管仲的一件衣服而展开的经济战,为何能让鲁国、梁国不战而降。也就再明白不过了——管仲的妙计,有齐国强盛国力做支撑。无论是取信鲁国、梁国国君,在全民中鼓励织造绨衣也好;还是中断陈国、宋国、曹国等邻国,向鲁国、梁国售卖粮食也罢;都是由齐国独特的地位,作为软支撑的。 年前,管仲就向世人展现了,虚假繁荣如泡沫般的脆弱性。从手段上来说,都是哄抬一件商品的价值,先是暴涨而后暴跌,进而引发大萧条。管仲用高超的经济才能,助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史记.管晏列传》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我看过《管子》中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等篇章,这些篇章将管仲的理念介绍得再清楚不过了。但我还想让人们,了解管仲的生平事迹,所以我撰写了《史记.管晏列传》。 因此,要了解管仲的理念、思想,应读的是《管子》,我在文章中部已经进行了介绍。如果有朋友对管仲的生平事迹感兴趣,可以选择司马迁的《史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weicaoa.com/fwcyf/10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与其遇人不淑后悔,还不如跟管仲学点识人之
- 下一篇文章: 乡下这种怪树,十年才开花,人称辟火